作文描写的方法有哪些,有哪些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作文题目?
谢谢大家的喜欢,纸条君又来更新啦♪・ω・ノ。
1.《体味____之味》。
用法:适用于描写各种酸甜苦辣人生百味的人生经历,抒发自己的感慨,更多适用于记叙文,如2017年全国三卷《我的高考》。
把各种经历当成一个味道来慢慢品味,细腻清晰,“味”是可以某一件让你印象深刻或刻骨铭心的经历所带给你的感想,也可以是一个有意义的经历所给你人生带来的一种深刻影响。
2.《乐兮追求,悲兮执拗》。
用法:适用于对于某些事物的追求,但重点也在追求过程中要把握的一种尺度或态度。
此处两句话带有转折意义,译为:追求东西是快乐的过程,但如果太过执拗,那便是一种悲伤和无奈。可以套用在一些尺度把握不好的议论文上,例如学习、追求梦想等等主题。
3.《____,从未远去》《因为____在那里》《那些____,我们在乎》。
用法:适用于来为一种十分本真纯粹但又为当下人们所忽视的物质精神形象作独白或赞美,呼吁人们的目光回归到这些有益的事物上来。
可以很好地结合当下人们所欠缺但又急需的事物如中国传统美德、社会高素质和文化鉴赏能力等等,又或者是我们本该珍惜但又熟视无睹的情感如母爱、父爱等。
4.《平衡于____之间》《____的是与非》《无法省略的____》。
用法:适用于对一些争议比较大,又或者需要辩证分析的事物的讨论。
往往这类题目都是一些社会上的争论现象或人事物等等,如2014年辽宁卷《科技对生活的影响》,科技是把双刃剑,势必要从“平衡”、“是与非”等角度来切入讨论。
5.《攀住____的藤蔓,登上____》《借____,成就____》。
用法:适用于借助某些实质事物或者精神理念来达到自己的梦想或生活目标。
这里可以当做一个议论文来阐述分析追梦或努力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可以当成一个记叙文来描述自己通过怎样的一个过程去完成达到目标。举例:“攀住知识的藤蔓,登上天才殿堂”,“借勇气,成就无悔”,“借一双慧眼,成就世间之美”等。
6.《不问____,只问____》《越过____,____在等候》。
用法:适用于在对一种目标或理想的追逐过程里,选择忽视忍耐放弃抗住过程中的一些挫折诱惑牺牲等行为。
这两个题目模板的适用范围不小,举例如“不问去处,只问归期”可以从离别和怀念角度切入,才表达对回归的期盼胜于对去处的追问的一种浓情蜜意,如“越过山丘,天际线在等候”比喻跋山涉水的艰苦过程后,眼前终于呈现碧海蓝天还有远处的天际线,寓意只有经过一个怎样的过程才能柳暗花明、前途光明。
7.《要活得____,还是活得____》《____不离分》《有了____,可别丢了____》《游走于____与____之间》。
用法:可用于对两个事物的抉择取舍,这一类大多出现在辩证性很强的议论文中。
标题里前者后者没有重不重要之分,而是根据个人主观来进行讨论判断,在行文有很大的延展性,同时使用范围也十分广泛。如“要活得富有,还是活得善良”可以从各类贪污事件和慈善人士入手讨论社会问题,“雅俗不离分”可以从文化鉴赏和大众文化方面入手,“有了科技,可别丢了人性”便能从新世纪的新发明来阐述人性和科学的平衡与矛盾等等。
8.《听听____的声音》。
用法:从倾听一种“声音”这样一个感官行为来入手,可以详细分析一个群体的际遇或者一个现象的本质。
如《倾听童真的声音》,可以从尊重儿童人格、教育培养等方面入手,《倾听古董的声音》可以从文物保护、文化传承、历史情感等方面入手,取一个点来切入,就能做详细的分析和议论,适用于议论文。
9.《____是一种病》。
用法:可用于讨论一种比较特殊但又褒贬不一的现象,可以是社会现象,又可以是个人的生活习惯或者心理思维。
如“冷漠是一种病”这样一个题目可以入手社会一些“老人摔倒扶不扶”“重庆公交坠江”等一些争议事件的讨论,“拖延是一种病”又可以从当代年轻人行动力不足、被手机捆绑的一种热议现象入手。空白处填上的东西,大多是当下热门的议论话题或者常见现象。
10.《____的形状》《人生逆旅,寻找____》《____,是一种力量》。
用法:更多是用来讨论一种精神层面的力量,当然不限于议论文,也可以通过记叙文描写这样一种精神力量在你身上所发生的经历。
如“勇气的形状”、“人生逆旅,寻找自我”、“善良,是一种力量”,就“善良,是一种力量”来说,善良可能是一种心态一种天性,但对于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这样一种美德便可以转化成一种抵抗黑暗和伸张正义的力量,借此切入讨论。
11.《再见,那个____的____》。
用法:适用于一些抛弃过往和告别已逝之物的记叙文。
如“再见,那个懦弱的自我”便可以从自己获得勇气、突破自我取得成功的事迹来入手记叙,而“再见,那个稚气的小孩”,可以从纪念童年、描写纯真美好的角度来进行行文。这类题目更多偏向感性,议论文较少用到。
-----------------------------↑2019.7.11更新分隔线↑-------------------------------。
“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在紧扣文章主题、审题明晰的基础上,别致的作文标题能带给阅文人明朗之感,先声夺人。自从上次分享了一些易为参考的标题后有很多小可爱呼吁更新,因此在开学之际抛砖引玉,欢迎小可爱们发表看法哦~。
1.《___——_____的跳板助跑器》。
用法:适用于阐述拼搏,奋斗等积极的主题。
“跳板”指的是放在船与岸之间或船与船之间供人走的长板或者是供跳水运动用的长板,而在用在此处构成了比喻式,比喻过渡的途径或者工具。
“助跑器”的用法亦同理。因此,此标题模版的空格可以填写目标与有关达成该目标的方法或者助力。
比如《拼搏——幸福生活的跳板》、《奋斗——中国振兴的助跑器》、《科技——探索宇宙的助跑器》等等。
2.《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用法:适用于描述一个道理或者叙述一个事件带来的感悟等等,通常表达的情感较为含蓄,道理意味深远。
此处用的是引用法,即引用诗句或者名言来作为标题。如表达品行出众易被妒忌可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表示少年意气风发可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等。在使用引用法时,需明白所引用诗句的确切意思,并且在行文中需要对引用的诗句进行阐述。
3.《近水楼台“贤”得月》。
用法:适用于阐述品德、文化等主题,标题较有文化底蕴。
此处用的是化用法,利用俗语、名诗句、名言等,将其修改成自己想要写的主题作为标题。如示例标题化用了诗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利用音近词,把“先”换成“贤”,道出主题。
具体例子还有《百闻不如“实践”》、《耳听为虚,眼见未必为实》等等。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化用后的标题需要与主题相扣,且需看文体是否合适使用该标题。
4.《__当先__为后》。
用法:适用于各类主题,主题鲜明,方向明确。
这样的标题使用的是加工法,即提炼文章的中心词与主题思想成为作文标题。关于如何提炼标题,使用一些连接词可凝练标题。如表示先后的“X当先X为后”,表示并列的“亦X亦X”,表示否定的“X而X非X”等等。
具体例子如《义当先利为后》、《父亲,亦师亦友》、《恃才而骄非正道》等等。
5.《把____删去》。
用法:适用于对某种现象或者某些消极情绪的批判,也可以用于记述消除某人消极情绪的过程。
“删去”的拟物手法能添加趣味。如《把脸上的无奈删去》、《把阴霾的情绪删去》、《把妈妈的焦虑删去》等等。
6.《ABCD,CDAB》。
用法:适用于描述人生、生活、心路历程等主题。
此题为回文法,有回返往复之感,描述对象的特点为多变的,较为复杂的。如表示人生戏剧性可以用《人生如戏,如戏人生》,表示经历过某事曲折心路历程的《心路蜿蜒,蜿蜒心路》等等。
7.《____漂流记》。
用法:适用于诚信、道德品质等有较多变化的抽象对象,也可以用于记叙一个事物的发展历程或变化。
“漂流瓶”是中世纪人们穿越广阔大海进行交流的有限手段之一,如果我们发散思维来看,“漂流瓶”还可以装着“诚信”、“品德”等等,而大海可以是历史的大海,变化的洪流。这样一来,文章的内容则可以写社会的“诚信”最终流向何方,有没有消失等等。
8.《____归去来兮》。
用法:适用于描述一个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的回归。
“归去来兮”意思为“回去吧”,可以引申为回归。此标题为拟人,填写的主题可以为“诚信”、“传统文化”等,表达“诚信”回归,文化回归等主题思想。
【标题练习】。
没错纸条君又来抓人练习了ww大家消化一下上面的标题模版,来进行作文标题练习吧~注意不要生搬硬套,标题改写的部分需紧扣材料关键词哦。
#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
老猴子常常告诫小猴子,不要爬到那最高最远的树枝上去,可是小猴子却常常偷偷地爬到那些树枝上去。终于有一天,它由于未抓稳树枝而失足坠落,又由于力量尚小无法跳跃到邻近的树枝上去,最后坠到地面摔断了一条腿……。
其实我们也有如小猴子一般,曾经有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自信与坚持,也曾经为此付出过一些年轻的代价。现在回首过去的岁月,对那些曾经的自信与坚持和那些劝诫我们的“老人言”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请准确理解以上材料,联系你的人生经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陕西省安康市三模。
CCTV有一则著名的公益广告,其广告词为“出国旅游,文明当先”。对此,有人深表赞同:近几年国人在境外的不文明表现已经严重损害了国家形象,所以“面子工程”是必需的。也有人提出疑问:莫非国内旅游,文明可以暂时靠后?建议改作“出门旅游,文明当先”比较合理。更有人指出:文明是每个人必需的素养,无论是否出门(国)旅游,“标准”应当统一,“居家出门,文明在先”才是正道。
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请写一篇议论文加以阐明。
#浙江丽水开学考试。
“你看到我的快乐,像庄子看到了鱼,你不是庄子,我不是鱼。”。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当然,也在这里分享作文纸条APP内部分小可爱的标题练习供大家参考。
广告时间:超有爱的作文大佬养成社区——作文纸条APP,欢迎大家的加入哦˘³˘♥。
------------------------↑2018.9.11更新分割线↑------------------------。
作文标题如同人的眼睛,漂亮的“双眼”能抓住阅文人的心。这次为大家介绍一些值(容)得(易)借鉴的标题,为各位小可爱打开拟题思路~。
1.《怀____之心,成_____》。
用法:适用于宽容、大爱、友善对人的好处等话题,如2016年全国卷一满分作文《怀容误之心,成大美格局》。若想将作文的中心论点作为标题,使用此模版比直白陈述更加精炼。第一个空格中可填写“敬畏”、“感激”等表达心情的词,第二个可填“格局”、“大事”等词。
2.《谁道____》。
用法:普遍适用于各类话题,如纸条用户「小政」的练笔标题《谁道春盛无草枯——我与这个新时代》。“谁道”后可接诗句或者中心论点,但要注意将论点语言文言化。以反问形式拟题,后面多搭配否定句式,如“谁道苍天不动情”等等,带有对比与反衬,强调情感的效果。
3.《___变奏曲》。
用法:适用于青春成长、高考、人生变化等主题,如2017年全国卷三满分作文《高考变奏曲——我看高考》。“变奏曲”在此作为“高考”的喻体,暗含起伏跌宕之义,若填写时需考虑所填的对象是否也富有多变的特征。此外,除了“变奏曲”,还可以根据对象的特点,换成“四重奏”、“协奏曲”等喻体。
4.《有一种___在流淌》。
用法:适用于温暖、爱的表现等主题,如2017年山东卷满分作文《有一种温暖在流淌》。所填写的内容需为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流淌”本修饰的对象是液体,在这里用了比拟的修辞。空格可填抽象词,如“美”、“感动”等等。
5.《____,时代发展的写照》。
用法:适用于描写事物变化的文章。如2017年江苏卷满分作文《车,时代发展的写照》。空格可填写描写对象或文章线索。“写照”意思是“描写刻画”,可替换“反映”等常见词。另外,此标题中的“写照”可不必拘泥于修饰“时代发展”,还可以修饰人生变化、内心情感、校园生活等多方面的词。
6.《___在左,___在右》。
用法:适用于讨论一个事物的两方面,两事物的辩证关系等话题。如2017年上海卷满分作文《专注在左,实干在右》。空格可以填入有相关联的两个概念,如“理论在左,实践在右”、“快乐在左,痛苦在右”等,表达二者兼收并蓄、相辅相成、互相转化等意思。
7.《莫以___论___》,《___,且__且___》。
用法:普遍适用于各种主题。如2016年全国卷一《莫以分数论成败》,2017年浙江卷满分作文《“心灵之书”,且读且写》。此二标题旧瓶装新酒,化用古文经典句子,保留句式,可在空格填上作文的中心论点、主题、话题词等,如“莫以颜值论前程”,“友人,且行且惜”等等。
8.《蜗居____一隅》。
用法:使用于沉迷某物、批判社会现象等主题,适用于议论文中的驳论文或带有评论性质的文体,如2016年浙江卷满分作文《蜗居虚拟一隅》。“蜗居”有“住在狭小的居室里”的意思,“一隅”指“一个角落”。空格填写作文所要论述的话题,批判的主题等,如“懦弱”、“傲慢”等名词。
9.《妙哉,___之道》。
用法:适用于文化发展、人生与学习等主题,如2016年上海卷满分作文《妙哉,评论之道》。“道”在此处可解释为“方法”、“路径”。这个标题语言文言化,比较适宜用于风格较为严肃的议论文。空格中可以填写“文化发展”、“盈利”、“为君”等名词或动词词组。
【标题练习】。
看了这么多好标题,练一练记忆更深刻哦。•̀ᴗ-✧参考上面的标题模版,进行作文标题练习吧~注意不要生搬硬套,标题改写的部分需紧扣材料关键词哦。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金浦中学月考。
近日在杭州的街头,马云的第一家无人超市开业了。24小时营业,没有一个收银员,出门直接完成结账!由于没有人工成本,无人超市的成本支出大约只有传统超市的四分之一。店主只需每天早上自己补货即可,平均一个人一天可以管理十家这种无人超市。对此,商业巨头们,面临着又一次改变世界的机会;店铺老板们,面临着降低成本,更高效运营店铺的大好时机。网友们在兴奋之余,也有了新的思考;再不努力,以后连售货员都没得做……马云说,还要通过技术创新,让更多没有技术含量的岗位被取代。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8年安庆高三二模。
生活中你或许遭遇过不开心的事情,或许听见有人感叹世态炎凉、人心冷漠。但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温暖,带来最单纯的爱和感动,让我们不经意间就泪流满面。这个世界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但其实也没那么糟。
给你一双慧眼,你能从这个世界中看到什么?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时代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出一份答卷,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这个时代的答卷人。作为时代新人,我们也要面对新时代这个“出卷人";为我们命制的答卷。这份答卷既有如何规划我们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题,也有如何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来调整我们步伐的社会实践题,还有如何树立远大理想、无愧历史担当的深入分析题。你正在思考哪类?你准备如何答好这类题?。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以上是2018年4月29日作文纸条APP上更新的内容,这里有一群小可爱一起努力ing,也欢迎你的加入~。
哪一篇语文作文你在很多场考试中都用过?为什么?
把央视爸爸扣人心弦、文采斐然的解说词用在作文里,能让阅卷老师拍案叫绝、眼前一亮哦!。
1.描写时间“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春秋挖根夏采草,浆果初熟花含苞”,古老的歌诀里,透露着时间赋予药材的千变万化。与时间相处是一个永恒的哲学问题,万物皆与时发酵,沉淀,其后绽放。
——《本草中国》。
赶时间,带着一股较劲的味道,而等时间,却呈现了另一种处世哲学。所谓的开始与结束不过是此消彼长的辩证。
——《本草中国》。
时间,无影无形的力量。万物生长,花开花谢。在这些亘古不变的轮回中,有的人被时间改变,有的人改变时间。
——《本草中国》。
【纸条君解析】。
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哲学抽象性,而抽象至极,便是诗性。因此,在描写时间的时候,我们不妨从时间本身的性质入手,突破它的抽象之壁,让它以一种诗性的状态展开,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比如:紧抓“开始”“开端”与“结束”“结局”“结尾”等表示时间概念的词语;或是强调时间对万事万物、芸芸众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与作用。例如第一句中的“发酵”“沉淀”“绽放”,这几个词语原本非时间领域的动词:“发酵”属于生物领域,“沉淀”属于化学领域,“绽放”则更多指花朵开放的状态。此处借用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词语来形容时间,使得“时间”这一抽象概念更为具象化与诗意化。2.描写历史与文物修复文物,是穿越古今,与百年之前的人进行对话的一种特殊职业和特殊生命体验……这也是跟自己的人生对话的过程,更何况,修复的是提醒时间的钟表。……故宫博物院九十周年院庆来临,当我们与各个展台里这些保有完整品相的文物擦肩而过时,是否知道它们曾历遍断裂残损和惊心动魄的修复。文物是过去式,但修复文物是现在进行时。
——《我在故宫修文物》。
在这片神奇而广袤的土地上,一场场历史大剧不断上演,无数的曲折与坎坷,考验着这片土地上的民族与众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勇于探索,静守家园,爱好和平,深入中国人的血液。无论风雨飘摇,困难重重,中国人都能迎难而上,顽强奋斗,渡过难关,寻求到解决问题的真理;无论烟雾弥漫,障碍重重,中国人都能够坚韧不拔,沉着冷静,选择出适合自己的道路,缔造中国与人类的幸福。这就是中国的历史,丰富而多彩,曲折而灿烂,绵延而不断,在这片土地上生根绽放,演绎出无数的传奇往事。这些古老的历史,是我们宝贵的遗产,历久而弥新。她像一座灯塔,照亮着我们的复兴之路;她像一位母亲,守护着我们梦的摇篮!。
——《中国通史2016》。
【纸条君解析】。
1.在描写中国历史或者是文物时,我们不妨采用排比句的句式进行概述。长短句结合的排比句式不仅可以精炼地概括出中国历史的特征,而且能够增强句子的气势与韵律感,体现出中华历史本身所具有的源远流长、气势恢宏的属性。另外,描述中国历史时,不需要拘泥于历史或是文物本身,可以进行适当的延伸拓展,即将它们与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中华人民的智慧等更多地结合起来。
2.在形容困难险阻时,我们可以借鉴一下文段中的四字词,如“风雨飘摇”“困难重重”“烟雾弥漫”“障碍重重”,这样词看似普通,但它们的出现无意中营造出了一个生动具象的场景,让阅读者有了身临其境的冲击感。
3.描写科技创新这个随心所欲的支付新时代,完全得益于中国云计算和金融系统运算实力的迸发。新技术的提升,还在撬动零售模式的世界级创新。在杭州,诞生了全球第一家无人零售店。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自动扣款,一气呵成。这是全世界都在羡慕的中国,一个用创新科技铸造起的时髦前沿、方便快捷的互联网国度。
——《辉煌中国》。
(可燃冰开采)产气时长、产气总量双双打破世界纪录。60天,中国完成了这个领域20年的赶超。中国正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地球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也有了中国深潜器的身影。深海11000米,这是中国标记的未来。
——《辉煌中国》。
当我们开启梦想之旅,总会期待那激动人心的成功瞬间。但在这之前,是无数的细节和漫长的岁月,以及无处不在的失败和风险。在这高速前行的时代,中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人们拥有足够的自信去应对前方未知的挑战。这是属于拓荒者的未来,这是属于创新者的世纪。
——《创新中国》。
【纸条君解析】。
1.描写科技创新,可以着重于“拓荒者”“世界级”“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些角度。
2.用数字做论据,铿锵有力。(这个需要平时有所积累)。
3.虽然祖国发展66哒,写作时也不能“无脑吹”。可以根据主题,对成功和失败有所侧重地描写,再道出“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的道理。4.关于人与自然来自于自然,得之于人心。本草以“药食同源”、“生熟异治”、“毒与解毒”、“双向调节”的功效,开启了千变万化的生命空间。而在与本草相伴的光阴里,人们也在观察它、享用它、转化它,不断获得更高的生存智慧。
本草有情,药人无言。喧嚣的世界里,不动声色的修行。这些中国人能够抵达本草的秘境,或许正缘于此。
——《本草中国》。
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各自智慧,适度、巧妙的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能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农耕民族。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舌尖上的中国》。
【纸条君解析】。
1.在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我们可以独辟蹊径,从药草以及食物这两种人类改造自然所获得的成果来进行描述与探讨,比如可以借鉴文段中“来自于自然,得之于人心”这一表达方法。
同时,人与自然之间本身存在一定的情感联系:自然以资源馈赠人类,人类利用自身智慧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与此同时,人类也对自然心存感激与敬畏,这是历代农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法则,也是“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
2.在描写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我们也可以采用对比类的词语来描述双方关系,如文段中“埋头种地”“低头吃饭”与“抬头看天”,“埋”“低”与“抬”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关系,这一表达既能充分体现农耕民族与自然之间的相处之道,又充满了辩证的哲学关系,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3.类似的对比类的句子还有《增广贤文》中的一个名句:“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此句意为:“即使是腰缠万贯的富豪,每天也就只吃一升米;即使拥有成千上万间高广的大厦,人晚上睡觉也就占八尺长的地方”。“万顷”与“一升”相对,“千厦”与“八尺”相对,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关系,这句话告诫人们财富是无穷的,而人的生命和需求却是有限的,不要过分地追求功名利禄,而要多积德行善,多感悟生命的内涵和意义。
5.关于“中华文明”与“对手”有一个强大而蛮横的对手,究竟是幸还是不幸。战国赵武灵王终于下决心放弃宽袍大袖,学习胡服骑射。一场场模仿者与被模仿者的对决,由此开始。一直处于守势的农耕文明,到秦汉终于建立起统一的帝国,也由此以举国之力,祭出终极防守大法——长城。不仅是守卫边疆的堡垒,当西汉国力强盛的时候,这里又成为反击匈奴的前哨。但连绵的长城真的能阻断人们的交往么?游牧民族,喜爱中原的丝绸和粮食,而中原的人们需要金属和牲畜。长城两侧,且战且和。直到东汉,南匈奴入塞,多年的对手终合为一家。
今天,当我们看着鹰顶金冠饰,是否能想起当年那些风一般来去的影子?正是从战国时代开始,在与一个又一个内外对手的对峙和融合中,在经历一次又一次蜕变之后,中华文明强大的包容力,逐渐被唤醒。因为对手,我们审视自己;因为对手,我们了解自己;因为对手,我们变成更强大的自己。你好,我的对手!。
——第一集《鹰顶金冠饰-你好,我的对手》。
【纸条君解析】。
谈到中华文明,我们的脑海里通常会浮现出一个词——包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就是中原华夏民族主动拥抱北方游牧民族优秀文化的例子。纪录片将这种“包容”描述为“一场场模仿者与被模仿者的对决”,更显生动。被模仿者是模仿者的对手,也是促使自己变得更强大的良友。6.关于“器物”与“时代”此刻,壶中一滴酒也没有,却盛满了一个令人迷醉的时代。征战的厮杀与欢宴的音乐都隐匿不见,桑叶还在无声地生长。两千年的时光是一片沧海,壶身上的桑田,茂密如初。
——第二集《战国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战国春秋》。
地平面,是神秘的镜子。镜面上,是巍峨而沉默的陵墓;镜面下,帝国的时间仍在行走。
1974年,大地之镜的尘埃被意外触动,深埋在骊山脚下的秦始皇兵马俑赫然面世。秦军集结在京畿,面对东方。三座相邻的坑穴中容纳着超过7000尊与真人同样大小的陶俑,仿佛镜中折射的帝国。在地下的疆场,我们与史书描写的骁勇秦人,面面相觑。
动作、铠甲、衣着,陶俑对帝国战士的复刻,逼近真实。而五官、须发、掌纹等体貌的严谨处理,又赋予他肌肤的温度。出土时,陶俑脸部和周身织物还留有色彩,面目如生,须发毕现,全无冥界的阴翳。虚拟的将士,不仅颜值尽显,而且暗藏热血。
星辰旋转天穹,山河蔓延大地,人为重现的镜像,拥有扭曲时间的魔力。镜子之外,肉身已经逝去。镜子中,士兵却被赋予恒久的人格和生命。它们抵御住时间腐朽万物的力量,屹立在今人眼前。
地面上的秦朝已经画上句号,大地之下的时间,在坑穴的隧道中,自我延伸,这里的帝国没有终点。战士们等待帝王的号令,随时准备重返战场。
——第六集《跪射俑-帝国的镜像》。
【纸条君解析】。
1.我们形容世间事物变化极大会常用成语";沧海桑田";,但直接把成语抛出来未免有点不走心。这里以铜壶为承载体,当年盛满美酒的铜壶是沧海,如今化身文物的铜壶是桑田,而时代文明的传承仍如桑叶般生长。
2.描写兵马俑,常见操作是直接描写它的气势雄伟,最后以秦始皇的卓绝霸业结尾。但这样一点都不酷,央视爸爸给你示范了一个新姿势。将地平面比喻成一面镜子,镜面上,是秦始皇的帝国霸业,如今已画上句号;镜面下,是延伸至今的、真实折射那个时代伟业的“帝国战士”。用词“肌肤的温度”“暗藏热血”“恒久的人格和生命”“等待帝王的号令”,足以让观众通过这些陶俑,置身于那个恢宏的秦皇时代。[这一集看得纸条君都要飙泪了]。
跪射俑纸条君的悄悄话其实说背诵、模仿,并不是“朗诵并背诵全文”,而是把别人在文中优秀的点记下来,比如他的高级用词,比如他的写作手法、角度。这些值得背的素材除了央视爸爸的各种纪录片、感动中国颁奖词,还有人民日评论之类的时评文。
纸条君之前也已经整理过一波央视爸爸的好文,崽们在作文纸条App直接搜“文段小课堂”“写作套路”之类的关键词就可以找到啦~。
今天的更新是不是干货满满呢?。
以后写作文的时候可以立刻用起来哦 ̄▽ ̄~*。
觉得有帮助的小可爱们,不要忘了点个赞告诉纸条君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上内容摘自作文纸条App,转载请联系纸条君)。